中国江苏网10月23日讯 “这里是扬州社会保障中心,您有一笔社保基金尚未领取,请接到电话后回拨与我们联系!”昨日下午,记者接到多位市民反映,手机接到此类电话。“手机显示的是扬州本地的固定电话号码,还是直接打过来的!太容易让人上当了。”市民邹女士说。随后,记者114查询发现,该号码确为扬州本地的固定号码,但并非社保中心号码,也就是说,这是一场骗局。
“扬州市社会保障中心,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?”记者拨通这个市民投诉的电话后,听到一口浓重福建口音的普通话。记者谎称接到了电线年之前国家有一笔社保基金下来,今天是可供领取的最后一天,3个月前我们给您寄送了通知单,可能您没有看到,请您提供一下姓名?”
记者随便报了一个名字给骗子,该诈骗人稍作等待,随即说“查到了,您有一笔3985元的社保基金可以领取,编号是783207,请拨打财政局号码87328*63联系。”随后,记者拨打了该“财政局”的号码。“国库银行的钱不能通过现金直接给您呢,请提供一张银行卡号码,然后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,我们会将您的社保金退还给您。”一位年轻女性对记者说。记者提供了一张假的银行卡号,“请您按语音提示输入您的银行卡密码。”待记者输入后,诈骗集团就获取了记者提供的“银行卡号”和“密码”,骗子行骗成功。
记者拨打了劳动保障咨询热线,接线员告诉记者,除非是市民之前通过邮件或者电话咨询的方式要求进行回复外,12333是不会主动和市民联系,更不会通过固定电话、手机的方式和市民联系。
随后记者也采访了扬州市社保中心办公室的负责同志,该同志告诉记者,近期他们接到了不少这方面的咨询,的确有一些市民上当受骗。“早在9月16日我们就在官网上发出了声明,我们不会主动拨打此类电话或发此类短信给市民,一切通知我们都会通过官方网站和新闻媒体进行发布。此类电话短信均为骗局,希望广大市民提高警惕,必要时报警处理。”
市刑警大队负责同志告诉记者,此类诈骗案件近期比较多,不久前仪征警方刚刚破获了一起跨区域电话诈骗案件。“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,尤其是这些牵扯到银行卡和密码的,千万要留心。这起案件极有可能是诈骗团伙通过软件修改号码进行诈骗,具体情况我们会做进一步调查。”
通过和诈骗人员电话交流,记者发现与他们的对话漏洞百出,只要市民有一点质疑意识,就不会上当。
1.单纯提供姓名即可查到社保基金是不可能的,中国重名的现象很多,肯定要提供身份证号码,进行确认后才能查到相关信息。
2.如果是扬州本地相关部门的接线员,不太可能说福建口音的普通话。福建为我国电话诈骗多发地区,接到此类电话极有可能为诈骗电线.市民如果稍加质询,比如要求对方先说出你的姓名、住址等详细资料,可能很快就会识破骗局。
4.另外,如果市民接到的电话是公安、检察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调查情况,市民应该了解到一个常识,即这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会当面询问并制作相关笔录,不会通过电话进行调查。
最近南京也出现了类似的案件,10月14日,王大妈家的座机接到一通没有显示来电号码的电话,称是中国联通法务部的工作人员,说王大妈在南京鼓楼区江东北路营业厅申请的座机欠费2470元。
对方还提供了一个“警方”的固定电线查号台查询。后来该“警方”的号码打到王大妈手机,表示可以先通过排查帮助王大妈解决,实为实施诈骗,好在王大妈在汇款时被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劝阻,才挽回养老金。
据了解,该号码的确为南京鼓楼区公安局的号码,但早已停用多年,但114的系统并未进行更新,诈骗集团正是利用这一点,通过网络虚拟电话,任意选择电话的显示号码进行诈骗。
在经过了连续几天的暴雨之后,南京溧水区的多处农田被毁,房屋被淹,防汛形势非常严峻,当地也启动了防汛的紧急预案,一共6000多人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。记者来到溧水区灾情最严重的洪蓝镇青锋村,这里也是石臼湖的西北圩,积水已经没过了人的脚踝,很难再往前行走了。为了到达抗洪抢险的第一线,记者乘坐村民们的小船前往,经过十多分钟的行程后,终于来到了大堤上。
题图为暴雨中的南京、苏州、常州街头。苏阳王建康陈暐摄昨日,高淳公路养护人员正在准备防汛围挡物资。张杰孔捷邵丹摄暴雨、大暴雨!截至2日14时,太湖水位4.48米,超警戒水位0.68米。苏南运河常州、无锡和苏州水位分别为5.62米、5.08米和4.71米,分别较前一日上涨1.04米、0.81米和0.61米,超警戒水位1.32米、1.18米和0.91米,其中苏州站超历史最高水位0.11米……1日、2日,我省江淮之间及沿江地区普降暴雨、大暴雨。
考完的学生们走起了红地毯赵杰摄英国脱欧、巴黎、屠呦呦获诺贝尔奖、二孩政策……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,这些热点昨天都出现在了南京外国语学校2016小升初英语能力测试题中,不过,很多都是作为背景出现的。校方表示,知识面广、学习能力强的孩子有望取得好成绩。据悉,今年有近2700名小学毕业生参加考试,将录取340人。因为南外小升初明年改面测,今年是笔试的最后一年。
最近的南京梅雨天潮湿闷热温度高,不少乘坐地铁的市民都在途中出现意外,有的是因为低血糖引起眩晕,有的甚至出现了中暑症状。地铁警方提醒,颅脑疾患病人、老年人以及体质不好的乘客乘坐地铁出行时,尽量避开早晚高峰,随身携带一些防暑药品和补充能量的小食品。
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-20110154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-20110153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