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有网友反映称,中国移动江苏淮安分公司以系统无法录入70岁以上老年人信息为由,拒绝为7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手机卡。昨日下午,中国移动江苏淮安公司做出回应表示,网友所反映的情况系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所致,并不存在针对7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入网的限制。北京青年报记者也了解到,除了中国移动外,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等通讯运营商也都不存在限制老年人办理入网的情况。(3月7日《北京青年报》)
老人办手机卡无端被拒,当然令人费解,也引起网友的强烈质疑和谴责。虽然中国移动江苏淮安分公司回应称,拒办卡系员工业务不熟悉,且还对此表示歉意,但该事件还是暴露出对某些人对老年群体抱有偏见,既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不便,也降低其幸福感。因此,办卡被拒提醒全社会,一定要重视老人尊严,以让所有老年人更有尊严地生活。
老年人,除了年纪大、身体行动可不便外,而就其他方面来说,他们与其他群体没有任何不同之处,其他人享受的权利,老年人同样可以享受。只是,出于对老年人自身一些特殊性的照顾,例如,考虑老年人的生理或心理状况等,到了退休年龄需离开工作岗位。也正因为老年人是特殊群体,几乎所有国家都对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有特殊规定。
在我国,除了宪法,《民法通则》《婚姻法》等其他法律中,均有关于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规定。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第一条更是明确: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,发展老龄事业,弘扬中华民族敬老、养老、助老的美德,根据宪法,制定本法。可见,老年人在我国受各项法律的保护,然而,要想把尊重老年人从纸面变为现实,还需付出更多努力。
如今,对老年人表达应有的尊重,把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加以落实,乃至为其争取更大的权利,在有些方面做得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。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,不尊重老年人,歧视、欺骗甚至虐待现象都普遍存在。老人状告子女常回家看看令人心酸、老人不听劝告迷上保健品令人惋惜、啃老现象还未绝迹、对高龄老年人驾驶的限制还未解除
据云南信息报去年的一则报道,有位身体硬朗的80岁老人,因无证驾驶机动车被民警教育。可换位思考一下,70岁以后就不让驾驶机动车的规定合理吗?虽然2003年起公安部将考领小型汽车准驾车型驾驶证的年龄上限由60岁放宽到70岁,但70以后老年人就不能驾驶机动车了?这种规定的科学性何在?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,七八十岁驾驶机动车的老年人司空见惯。那么,是不是对高龄老人的驾驶要求再宽容一些?
老人是昨天的劳动者,一般来说,他(她)们在工作岁月已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,理应享受到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,以使晚年生活更幸福。遗憾的是,对老年人的关爱、尊敬、照顾等,并不都很到位。虽然国家提倡尊敬和关爱老人,但现实中还是存在不少阻碍。让老人必须证明自己活着才能领取养老金,不就是一例?而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虐老、弃老、甩老等现象还在上演;老年人办事难仍然存在。如此,何以让老人有尊严,做到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乐?
我国老年人快到3亿了,且每年都有3%的人进入老龄行列。到本世纪中叶,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老人。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,对这个庞大群体的尊严问题,必须重视起来。老人办卡被拒,让我们有了一次反思老人尊严的机会。是的,这个社会不仅要让老人衣食无忧,更要让其有尊严地生活,老人尊严体现的是法律法规彰显的尊严,也可视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尺。让老年人有尊严,不仅是喊口号,还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行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