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洗车行汽修店买卖驾照积分,12分开价2100元。近日,记者在郑州街头无意中发现,一辆三轮摩的的车厢后面贴着一个广告,上面写着“收驾照分”,下面写着“长期门市收购,当场现金结算”,并留下手机号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郑州市有很多洗车行和汽修店经营这项新业务,代为卖分和消除违法记录。交警部门表示,买卖驾照积分是违法行为,一旦发现,将严肃处理。对于卖分得利的市民,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。(5月22日《大河报》)
买卖驾照积分是违法行为,这一点想必绝大多数人都知道。可是,我们看到,类似的现象却非常猖獗,很多洗车行、汽修店都在从事这个勾当,甚至有人还公然将小广告做到了三轮车上招摇过市,根本就没把法律法规和执法部门放在眼里。
相关部门表示,对这种违法行为一旦发现,将严肃处理。听起来铿锵有力,可是越咂摸越不是味儿。“一旦发现”将严肃处理,那么发现不了呢?满大街都是干这个的,为什么没有严肃处理?是未曾发现,还是干脆就是睁只眼闭只眼,没有认真清查、严格执法?有所谓的“业内人士”表示,他从事这一行业一年多了,没出过问题。这既是炫耀,更是挑衅。听了这话,相关部门怎么想?
另外,买卖积分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消分,消分就要去相关部门办理。那么,相关部门又是如何把关的?如果把关严格,虽然不一定能堵住所有的漏洞,最起码也不会让那么多人都轻易蒙混过关吧?在这条黑色产业链上,某些部门的某些工作人员,是否也可能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利益链条?
买卖驾照积分竟然形成了一个产业,无疑令法律法规蒙羞、令执法部门脸红。别轻描淡写说什么“一旦发现”了,问题严重到了公开化的地步,再不能发现或选择性失明,是不是涉嫌失职失责呢?真不行,就向记者取取经,看人家记者是如何发现问题、进行调查的。执法部门不推诿不扯皮、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来,很多问题和痼疾不可能发现不了,也不可能泛滥成灾。根除买卖驾照积分不能止于“一旦发现”,而是要主动出击、依法严打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