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这家新型B2B企业的掌门人,王树彤看到的,是整个市场都在“提速”。这不仅体现为敦煌网2009年线亿;她也看到了“传统”B2B平台视野的延伸:阿里巴巴的“速卖通”当年下半年悄悄上线,并在年底由内部测试转向对外公开注册。
速卖通被认为是敦煌网的“复制版本”,都是“用淘宝的方式卖阿里巴巴B2B上的货物”,外贸小单从询盘、报价到货物通关、付款都可以在线上完成。
“敦煌网接下去的发展速度只有越来越快,才能保持增长。”王树彤如是说。若2010年外贸小额B2B的市场规模能发展到100亿元的话,敦煌网意图在其中占到2/3强。
因此不迟于当年10月,敦煌网启动了新一轮的融资计划。尽管以每单线年、2007年,敦煌网先后两次先后引入凯鹏华盈和集富亚洲总计超亿元的投资。看来要想“跑得更快”,敦煌网需要寻求更大的外部力量。
不到半年,敦煌网此轮融资就尘埃落定,而美国华平投资集团(以下简称“华平”)作为新的投资人也随之浮出水面。此前不久,敦煌网和华平联合宣布,后者投资敦煌网近2亿元人民币。
业内早已开始流传,几家“类敦煌网”模式的小额外贸B2B平台争抢同一个供货商的故事。但这被认为是“偶然现象”,毕竟中国有超过3440万家中小企业,“敦煌网所发展的不过是其中的九牛一毛”。但毕竟,竞争来了。
此前被惯常性地拿来和阿里巴巴做对比,现在王树彤则更频繁地被问及与“全球速卖通”的竞争关系。“全球速卖通”是阿里巴巴去年夏天推出的小额在线交易平台,最初只在阿里巴巴现有的会员中做推广,但在不足6个月的评测后就免费开放注册了。速卖通目前与敦煌网的区别仅体现在,速卖通的收费为交易额的5%,比敦煌网低了2个百分点;而其海外交易也将使用支付宝国际版而不同于敦煌网使用的Paypal。
尽管“目前还没有太多人介入这个服务”,阿里巴巴上海和深圳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称。但挟阿里巴巴“多年外贸经验”之优势,速卖通被认为极有可能威胁到敦煌网的江湖地位。
尽管认为阿里巴巴的“参战”对扩大小额B2B战圈更有意义,然而敦煌网无疑仍然极其关注速卖通,其内部人提出:相对于同期推出内贸批发平台速卖通为何如此低调?一个解释是,即使阿里巴巴,“时间也是无法跨越的”。敦煌网花了5年才让这个平台具有了想象中1/10的模样。然而阿里巴巴是否至少可以缩短这个进程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