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20岁的魏某只有小学文化,但对电脑很精通。在网上他了解到,可以通过一种叫“号码任意显”(又称改号器)的软件,把自己的电话号码显示成别人的号码。去年4月,他逛淘宝网时决定实施一个计划。
他逐个打电话给电视机卖家,重点询问是否可以“货到付款”,问了几家之后,终于找到了能够“货到付款”的卖家,是重庆本土的一家电器销售公司。同年4月12日,他按照店家留下的电话打了过去,接电话的是这家电器公司的销售主管张某。通过讨价还价,魏某以5500元的价格,定了两台LG32寸液晶电视,并要求第二天送货,货到付款。
次日下午,送货员老林和同事将这两台液晶电视送到指定地点。此时,魏某打来电话,又让老林把货送到另外一个地方。货送到后,魏某出面看了看,就说去找人一起来提货,转身离开。
不一会儿,老林的电话响了。他拿出手机一看,显示的是销售主管张某的电话号码。老林听到电话里说:“这两台电视机的钱已经打在了公司账上,你把货送到后就不用管了。”
过了几分钟,老林又接到魏某的电话,让他再次把货送到另外一个地方。这一次,出现的是一个自称保安的女子,她在送货单上签了字。
只怪他没有回拨电线日,销售主管张某问老林货款的事,“啊?你不是给我打电话说货款已经打到公司账上了吗?”老林一头雾水。张某发现被骗,立即报警。
原来,魏某事先以方便收货为由,在张某那里要到了送货员老林的电话。他在网上,通过一个网站的平台,输入了张某的电话号码,当他打电话给老林时,老林的电话上显示的就是张某的电话号码。
该案承办检察官周宁提醒市民,如果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,就一定要回拨电话,向本人核实真伪———这种软件模拟的只是号码,无法接到回拨电话。如果当时老林回拨张某的电话,就可以发现猫腻。
尽管前段时间报道过改号器,记者昨日在百度上输入“号码任意显”进行搜索时,仍发现出售这种软件的信息有几百条。记者随意拨通了一家名为“视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”的电话。
一位姓魏的销售小姐介绍,最低可以500元的价格销售一套“号码任意显”软件,该软件的账户上自带100元话费。拥有这个软件后,可以通过该软件复制任何人的电话号码,每次通话不扣手机话费,只扣软件自带的话费。冒充别人的号码拨打电线元。如果软件内自带的话费用完了,还可以给他们公司汇款,公司会为用户充值,以便能继续使用。
“你只是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号码而已,至于你究竟用来做什么,我们不管。”一姓魏的小姐答道,“我们就像卖菜刀的,你买了菜刀究竟去干什么,我们就不管了。”
重庆潜卫律师事务所何桐雨律师称,如果冒用他人的电话号码,以他人的名义进行散布谣言、恶语中伤第三人,或向第三人轻易许诺但不兑现等行为,使被冒用号码之人的社会评价降低、人格降低,那么冒用人就侵犯了被冒用之人的名誉权;
魏某供述,他是在一个名为“波波工作室”的网站提供的平台上,复制别人的号码的。利用对方提供的账户、密码进入更改电话的软件平台后,他将张某的手机号输进去,再点击拨打电话功能提示键,将自己的手机号码输到呼叫栏,平台就告知他,正在呼叫对方号码。他再给老林打电话时,老林的手机上就显示了张某的电话。
据悉,“号码任意显”软件通过拦截用户发出的信号,并在篡改号码后发送给运营网络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