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3月20日,工信部正式下发了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同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利用中星10号卫星通信系统开展Ku频段航空机载通信业务试验的批复》,加之上个月工信部签发的《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同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使用中星10号卫星频率建立航空机载通信试验网的批复》。自此,中国移动具备利用卫星为民航客机提供网络接入服务的全部资质,据了解,中移动已经与多家航空公司展开机载通信试飞工作,今年下半年部分航空公司航班将配备中国移动的网络接入服务,并面向旅客提供试运营体验。航空机载通信业务作为中国移动践行国家十三五计划互联网+航空的创新模式突破,也是中国移动大连接向航空领域延伸的战略布局。
其实,这并不是中国移动第一次为万米高空的民航客机网络服务接入,早在2013年,中国移动以地面基站方案开展了机载宽带通信业务测试,该方案通过复用已有地面基站资源,通过基站新设对空天线实现机载通信服务。
本次中国移动申请的机载通信业务资质,是基于Ku卫星的通信方案,此方案是通过组建机载WiFi-Ku卫星-地面传输网络,通过利用Ku卫星的转发器作为中继,实现地面网络与飞机机载WiFi数据交互,配合地面认证服务系统,实现用户登陆、鉴权,航空旅客只需要使用登陆机载WiFi,输入必要的认证信息如身份证和作为号码,通过认证后即可上网。
根据中国移动的申报方案,计划分阶段测试国内、国外航班的上网服务并进行试商用运营,申请测试航线近千条,涵盖几乎国内所有航空公司及国外主流航空公司国内外航线,并支持美国松下航空电子(PAC)、美国全球鹰娱乐简称GEE)、美国AeroSat等公司的主流卫星机载通信系统,满足不同航空公司飞机卫星及WiFi机载设备选型需求。
按照目前进度,基于Ku卫星的中国移动航空机载通信业务开始首飞,乘客可以在万米高空享受高速的上网体验,访问网页、聊微信、炒股、联网办公都是so easy的事,真正实现天地互连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