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这一行的利润有多丰厚?套用古董生意的俗语,“三年不开张,开张吃三年”。
严浩有个同行叫鲁飞,台州人。去年8月,他和鲁飞套近乎,鲁飞说知道某人手里有个手机号码,末尾数是令人垂涎欲滴的“88888888”。
鲁飞说原本是想自己做这票生意的,早在两年前,他就对那位号码持有者开出过30万元的高价,但是对方没有理会。
严浩很相信鲁飞给的信息,因为鲁飞曾经给过他一个末尾数为“55557777”的靓号。
有这么靠得牢的介绍人,严浩尝试着联系那个号码持有者。那人也是从事靓号生意的,这几年一直处于半休业状态,手里的这个“超级靓号”已经屯了好几年,号码归属地是杭州。除了鲁飞的30万,还曾有人开价到50万,他都没卖。
去年9月下旬,这次天价手机号码转让在杭州滨江办理了过户手续。当时,严浩是到场的。
买家王先生随后开始用这个“超级靓号”。开头几天,运行一切正常,但十天后却无缘无故地停机了。
原来,严浩和当初的靓号持有者之间的账还没算清楚呢。他只给了人家30万,说过段时间再给剩余的70万。其实,严浩压根没想过给这70万。
当初靓号持有者和严浩曾约定:找下家卖号可以,但过户的时候,我一定要亲自到场。
严浩偷偷搞到了对方的身份信息,做了一张假身份证,蒙混过关办出了过户手续。
因为迟迟没有收到剩下的70万,于是对方就拿着自己的真身份证,到通讯公司把这个“超级靓号”又过户回到了自己名下。自然,王先生手里的“超级靓号”也就用不成了。
当时办理过户手续是在杭州滨江,先接到报警的是滨江警方,警方细细查实了这个案件的来龙去脉。
早在2003年,国家信息产业部就下发有关条例,通信运营商不得擅自拍卖号码资源,不得向用户收取选号费或占用费。也就说,通信运营商向消费者发布号码是免费的。
而现在活跃在各地的“靓号”买卖,采取的一般是用户私下交易的方式——通过“过户”将名下号码转让到其他人名下,过户时需双方持身份证原件到营业厅办理。至于价钱如何,就是双方协商的事情了。这种“过户”是出于工作、生活的需要,还是纯属交易,通信运营商无法管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