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2014年开始逐步投入市场使用,到如今被曝出成诈骗“重灾区”,170号段仅仅经历了两年的时间。4月7日下午,工信部相关司局紧急约谈3家实名制落实不到位的移动通信转售企业,责成其立即进行整改。
今年以来,工信部已对检查抽查发现的16家同类问题企业下发了整改通知。从万众期待到信任危机,移动转售号段成了“众矢之的”。
170和171号段是虚拟运营商的专属号段,虚拟运营商从移动、联通、电信购买了通话分钟数、流量等,重新组合为更灵活的套餐再卖给消费者。其以靓号、套餐优惠和低资费等优势,从2014年逐步投入市场后,受到消费者的欢迎,不清零的形式也打破了传统计费模式,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体验。
记者从省通信管理局获悉,就我省情况来看,170号段从2014年6月进入市场以来,我省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获批企业共22家。截至今年2月,发展170、171等虚拟运营号段用户达37万户。省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,移动转售企业的加入,增强了市场的活跃度,对电信市场影响深远。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可以选择更多的产品和服务,丰富了用户体验,也为生活带来更多便捷。
然而,虚拟运营号码也给社会带来了新的困扰。4月3日,央视新闻以“失控的170号段”为题报道了虚拟运营商实名制落实不到位、170号段成为电信诈骗“重灾区”的情况。在报道中,央视新闻援引腾讯手机管家数据,在恶意诈骗短信中,有近44%的短信都来自170号段,内容绝大部分为银行汇款、赌博、发票、证件、信用卡、加微信号推销等。3月24日,在2016中国虚拟运营发展论坛上,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在总结虚拟运营试点成果时称,虚拟运营商试点两年,促进了提速降费,推动了电信行业的创新,但也存在实名制落实不到位,违规率很高的问题。
2015年9月1日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”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开始施行。如今,大半年过去,记者却发现,在太原市的大南门街头和一些书报亭电话卡售卡处,仍有商贩在销售可以不用“实名登记”的手机卡。其中频繁出现的是170、171号段手机卡。
4月9日,记者在迪信通等几家获批试点企业了解到,这些商家都需要实名验证后才能办卡。但在太原市大南门街头,记者看到,一些贩卖电话号码的商贩,手里拿着几张写有电话号码的纸,向过往行人兜售手机卡。记者以办卡为名咨询,商贩表示“移动、联通、电信的手机卡都有”。当记者表示没带身份证时,商贩便向记者推荐了一些手机卡,其中多为170号段,也有一些是171号段。而在太原市长治路某出售电话卡的报刊亭,更是以不需要实名注册作为一大卖点来销售。
实名制落实不力,不仅在线下,线上的网售平台也存在这样的问题。根据工信部要求,2015年2月1日起,线上购买流程增加用户身份证上传校验环节。记者在几大虚拟运营商官网标明的购卡流程中注意到,用户购卡,必须本人持身份证拍照,上传公司进行核验后方可有效使用。此外,一些虚拟运营商还专门开有补办实名制的专栏,用户在实名制执行前已办卡,但未实名注册的,须通过此平台注册。但记者在其他一些综合性购物网站通过店主了解到,售卡并不需要身份证核验这一流程。
记者在网上输入170号段搜索,整个页面几乎全为“170号段诈骗”。太原市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,因为虚拟运营号码在资费上优惠大,且诈骗分子多使用长途电话,虚拟号段的卡和销售渠道是不可控的,无法做到像其他正规运营商所严格执行的实名制。因此,170号段成为了诈骗分子的“首选”。据腾讯手机管家数据安全专家分析,由于和传统的基础运行商之间是租用关系,虚拟运营商对170、171号段的监管极其薄弱。警方提示,接到170、171号段的手机来电或短信,要小心甄别。另外,不管来电号码为何,针对电信网络诈骗,加大自身防范意识,是防止受骗最有效的途径。不要盲目按照对方的要求去做,在识别对方是否为好友或熟人时,一定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验证:如进行视频聊天,可让其按照要求拍摄照片并发送过来。
太原国美转售业务一位郗姓主管告诉记者,170号段在运营过程中尤其要维护虚拟运营商的整体对外形象,树立虚拟运营商的信誉。具体来说就是严格自律,严格执行行业监管要求,落实实名制,避免超范围经营、黑卡等,共同维持行业价值。2015年4月20日,省通信管理局印发了《关于加强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企业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并提出相关管理意见。其中明确要求试点企业增强自律意识,执行电信行业管理各项规定,依法经营,诚实守信。要求试点企业严格遵守电话用户实名制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定,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,建设信息安全技术手段。
4月8日,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,170号段被不法分子利用从事垃圾短信传播和通讯信息诈骗的问题,主要是转售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,管理措施尚不完善,实名制落实不到位,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。工信部将继续支持虚拟运营商依法依规发展,同时进一步加强监管,做到“放管结合、放而不乱”,使转售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