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济南人几乎人手一部手机,家中固定电话开始消退,但二三十年前,由于通信发展相对滞后,曾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,直到1993年12月12日,济南市区电线位,才逐步缓解这种紧张状况。回想起济南通信行业这些年来发展变化,至今仍在济南联通工作的于先生感慨万千。20世纪80年代初他参加工作,来到当时的济南电信局。于先生说:“因为当时容量很有限,那时候普通家庭想装部固话,可不容易。”
《济南电信志》一组数据能说明这一切:1949年济南解放之初,电线门,而当时济南人口已达105万户,453万人。逐步富裕的人们装电线年,济南市电信局开办住宅电话业务。
与此同时,济南经济快速发展,成为全国第一批工业总产值过百亿的城市,企业安装电话需求与日俱增,然而落后的纵横制电话交换机严重影响通线日,济南引入程控电线年代初,济南工业即将转型,但仍处于最强盛时期。”于先生说,很多企业下面的部门都要安装电线位,满打满算最大容量只有10万,除去0、1、9不能用,顶多7万,根本不能满足社会需求。1992年7月5日,济南电线年南巡讲线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更激发人们自主创业、安装电话热情。”于先生说,此时国家要求通信业适度超前发展,1993年12月12日,济南电线位,容量达到千万级,可安装700万部电线年以后,电话开始大批量进入城市家庭,街头电话亭、线年代末,电话系统所采用的设备逐步实现国产化,成本大大降低,线日,济南、青岛本地网电话(固定电线位,容量扩至亿级,可安装7000万部。
如今在济南,手机几乎人均一部,一些家庭开始撤掉固话,不过作为企事业单位,固话仍不可或缺。去年,山东提出打造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,并探讨济南、莱芜、聊城共用0531的区号。 (记者刘彪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