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开生面的坦诚对线个问题逐一分项,得到了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详细解答,从政策到实践、从当前到今后。家庭农场业主曾万良激动地说:“问题回答得实实在在,都很见底,对我们鼓足干劲向前发展,是一次非常强的充电。”
这场竹林里的坝坝会,地点设在白碾村的“幺店子”,农村里人们在闲暇时爱聚在一起喝茶、聊天的场所,主题为“求通民情,愿闻已过”,推动城乡社区发展治理问需于民。 “我刚刚升级当了外公,小外孙可以分到土地不?”
两个小时里,村民共问了8个问题,12个部门和镇党委负责人逐一作答。所问范围涉及“三农”各个方面,其中不少是现实工作中的“难点”“痛点”。
村民宋良忠提了3个问题,一下“点”了6个部门负责人起身回复,他边听边频频点头,一旁的村民说:“原来的老上访户这下服气了!”
新都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介绍,最初收集问题时,有人担心如果放开来问,会不会问到一些很难解决的、历史遗留的或是要很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难题,大庭广众之下,会不会造成尴尬?社治委的态度是:事不避难,提问不设限,只要是现实生活中遇到的;答不避难,回答无禁忌,只要是工作范围内的都以实相告。
10月20日,竹林坝坝会开门听民情。“每一个提问者都获得了掌声”,这让村民向元华意想不到,更让他没想到的是,每个部门的回答里都有很多振奋人心的“干货”信息。
新都区农发局副局长张平介绍,将把白碾村打造成为以稻田蛙、稻田鱼为特色的有机农业田园综合体,今后要在村里建一个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。
针对村民宋良忠提出的“法律进社区”问题,新都区司法局相关人员回答说,白碾村驻村律师张晓东每月都会举行一次“法治大讲堂”,今年镇上将建一个法治民情广场,方便群众集中听讲。
10月16日,新都区委中心组学习采取现场听情况、集中研究的方式,共商社区发展治理。会上,新都区委书记许兴国以明代哲人王阳明提出的“求通民情,愿闻己过”,作为对社区发展治理的要求,希望各部门、各镇(街)干部带着诚意上门问需,真心实意解决问题。
“坝坝会的形式很好,我们今后会多多举办这样接地气的活动,把问需问计会开到群众身边,让群众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。”新都区委组织部部长刘怒海在现场如是总结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