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移动wifi,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。这次在里约奥运会上采访,令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此。
通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,回想2010年南非世界杯时,记者之间多用QQ群交流联系,更多人还在写博客,买电话卡,精打细算。那时微博在国外刚兴起,记得成都电视台记者开通了数据漫游,发了几条视频就上了万元。两年前的巴西世界杯,微博发新闻如火如荼,微信也开始有人使用了,但老记们出行采访大多还是千辛万苦地寻找wifi。到了这届里约奥运会,移动wifi已经成了每位记者的标配,微信群聊、微信视频、微话、朋友圈摄像……前后方沟通畅通无阻,整个奥运赛场几乎再无死角。遇到什么突发新闻,每个球迷都可以轻松地用自己的手机拍下来,迅捷传播出去。
不懂葡萄牙语没关系,不懂英语没关系,找不到路了也没关系,拿出智能手机打开移动互联轻松定位。BRT站、地铁站甚至吃什么喝什么,动动手都能搞定。
不过,再方便的通讯方式也替代不了老记们奔波的脚步。在马拉卡纳体育馆,老记们为了找“SMC”(赛场主新闻中心)真是费尽了周折。标识不清、语言不通,绕了球场一圈,才发现记者工作间被安放在了离球场几百米的阴冷地下室里。一位外国摄影大哥扛着沉重的摄像器材,忍不住向组委会发飙了。这个时候再豪华的手机和迅捷网络都没用,上上下下东奔西跑,还是要靠自己的腿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