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诈骗已不是什么新鲜的手段,但有时候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改变,让一些市民再次上当受骗。近日,拱墅区人民检察院批捕的一起案件就是如此,犯罪分子只是将联系号码改成了更具迷惑性的杭州本地号码,结果让张女士损失惨重。
去年12月,张女士在家中接到了自称是社会保障中心工作人员的固定电话。电话中对方说有一笔社保补贴金可以领取,早就发了纸质的通知书,可张女士一直没有拿,让她到社保管理中心去咨询一下,并提供了联系方式。看对方提供的号码是个杭州固话,还真有那么点像,张女士便听信了对方的话打通了“社保管理中心”的电话。
电话通了之后,“工作人员”和张女士说她有3000多元的社保补贴金可以领,但现在已转到了财政局。随后还给张女士“普及”了社会保障知识,同时告诉了她一个“财政局”的电话及领取社保补贴金的编号。之后张女士按照“工作人员”给的电话又打了过去。电话里,“财政局”的人告诉张女士当天是领取社保补贴金的最后一天。并问张女士有哪家银行的银行卡,可以到最近的银行办理,等张女士到银行后再给他打电话。
后来,在“财政局”工作人员电话提示下张女士通过自己的银行卡,按对方指示操作转了账。张女士在查询自己的账户时发现40000多元已转账给对方,才意识到这是一场骗局。
据查,去年10月至12月期间,在杭州和张女士有相同被骗经历的人已有二十余人。这个犯罪团伙分散全国,用“广撒网打电话-冒充社保工作人员-冒充财政局工作人员-诱导被害人转账”这四步来大肆进行诈骗,以杭州的固定号码冒充政府电话,专骗杭州地区的人。日前,冒充社保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李甲、罗乙、李丙、姚丁(均为化名)已被拱墅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批准逮捕。
